WECHAT – 服務條款

最後修訂日期: 2025-11-18

目錄

  1. 簡介
  2. 附加條款與政策
  3. 變更項目
  4. 你的賬號
  5. 訂閱與內容購買
  6. 你的內容
  7. 侵權
  8. 第三方內容與服務
  9. WECHAT 上的廣告內容
  10. 我們的智慧財產權
  11. 開放原始碼軟體
  12. WECHAT 使用你的裝置的相關權限
  13. 第三方軟體與連線功能
  14. 保證與免責聲明
  15. 責任限制
  16. 不對第三方承擔責任
  17. 終止
  18. 準據法與爭議解決方式
  19. 通則

1. 簡介

歡迎使用 WeChat!

使用 WeChat 必須遵守本服務條款(下稱「本條款」)。感謝你詳閱本條款,希望你愛用 WeChat!如對於本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有本條款相關事宜欲告知我方,請在 WeChat 中前往「我」>「設定」>「幫助與意見反映」,或者造訪 help.wechat.com 聯絡我們。

遵守本條款

使用 WeChat 就表示你同意遵守你與下列各方議定之本條款:

賬號綁定之手機號碼的國際撥號代碼締約方地址
賬號綁定之手機號碼的國際撥號代碼屬地若在英國、歐洲經濟區 (EEA) 或瑞士(以下方定義為準)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含臺灣、香港或澳門)(下稱「中國大陸」)以外之任何國家/地區WeChat International Pte. Ltd.10 Anson Road, #21-07 International Plaza, Singapore 079903
賬號綁定之手機號碼的國際撥號代碼屬地若在英國、歐洲經濟體或瑞士(下稱「英國、歐洲經濟體或瑞士」)Tencent International Services Europe BVBuitenveldertselaan 1-5, 1082 VA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下文一律簡稱「我們」、「我們的」及「我方」)。

我們在部分 WeChat 限定服務條款中可能會註明,你在使用相關 WeChat 服務或功能時,締約方是我們的關係企業(而非 WeChat International Pte. Ltd.Tencent International Services Europe BV,視情況而定),該等情況適用相關服務限定條款。在該等情況下,相關 WeChat 服務限定條款中會註明該相關締約方。本條款(包括相關的服務限定條款)規範你與指定締約方之間,就你使用相關 WeChat 服務或功能的權利與義務。請詳閱本條款及我們的政策與說明,確實理解 WeChat 的使用規範與限制。使用 WeChat 時必須遵守本條款,且無論身在何處,使用 WeChat 時一律必須遵守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某些國家/地區針對 WeChat 使用方式設限;你有責任確定自己在當地確實能夠合法使用 WeChat;此外,某些國家/地區未必開放使用部分 WeChat 功能。

使用 WeChat 即表示同意本條款。倘若你不同意本條款,切勿使用 WeChat。

本條款含規範你我雙方之間求償方式的條文(請見下方附錄第 18 節及附表 1 和附表 3)。若你在美國境內使用 WeChat,須遵守下方附錄附表 1(「美國限定條款」)之規範,以個人身分解決你與我方之間的所有爭議,且除少數例外情形之外,須透過最終且具法律效力的仲裁流程處理,而非經由法院審理。附錄附表 1 也說明了你如何在某些情況下選擇退出本仲裁協議。請詳閱這些條文。

其他用戶

本條款只適用於已經註冊的 WeChat 用戶,也就是以綁定非 +86 國際撥號代碼的手機號碼(下稱「非中國大陸手機號碼」)完成註冊者。

若你是微信用戶,則不受本條款規範。符合以下條件者即是微信用戶:

若你是微信用戶,須遵守微信的《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下稱「微信服務條款」),而非本條款。

如需確認,輕觸「我」>「設定」>「關於」,然後輕觸「服務條款」的連結,即可查詢你是 WeChat 用戶抑或微信用戶。若顯示《WeChat – 服務條款》,則表示你是 WeChat 用戶。若顯示《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則表示你是微信用戶。

後續若更改 WeChat 或微信賬號綁定手機號碼的國際撥號代碼(包括從中國大陸手機號碼改為非中國大陸手機號碼,反之亦然),你的賬號隨即轉為 WeChat 或微信賬號(視情況而定),且系統會提示你同意對應的服務條款(WeChat 或微信,視情況而定)。你亦須遵守規範新賬號使用方式的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未必會與賬號轉換前所適用的法律與監管規章相同)。若將微信賬號轉為 WeChat 賬號,本條款自系統記錄轉換日開始適用於你。而若將 WeChat 賬號轉為微信賬號,則本條款自系統記錄轉換日開始不適用於你。轉換功能旨在確實為你提供最符合賬號需求的功能與服務。所有賬號轉換一律必須遵守本條款及其他相關平台規定與監管規章;若有賬號試圖濫用本功能(例如頻繁切換),系統得依據本條款限制其存取權限。

與微信互通的功能

WeChat 與微信可以互通,因此,你可以依據相關條款與微信用戶聯絡交流,也可以查看彼此的朋友圈和狀態。你可能也可以使用微信的部分功能。使用這些功能時必須遵守相關的微信服務條款,或是此類功能適用的服務協議。如需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下文

與本條款相關之其他一般條款

若你未滿 13 歲(或你所屬司法管轄區規定之法定最低年齡),必須先由家長或監護人代表其本人和你同意本條款,否則不得使用 WeChat。

若你是代表公司、合夥事業、協會、政府或其他組織(下稱「你的組織」)使用 WeChat,則你保證自己是在經過授權的情況下使用這項服務,且你有權要求你的組織遵守本條款。在上述情況下,「你」一詞包括你的組織在內。

我們可能會將本條款翻譯成多種語言。若本條款的英文版本與任何其他語言版本有任何差異之處,一律以英文版本為準(在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容許之範圍內)。

2. 附加條款與政策

WeChat 直接或間接提供的服務與功能相當廣泛,而這些服務和功能未必全然由我方經營掌控。關於你使用完整或部分 WeChat 功能之規範,可能另有其他適用的條款與政策(下稱「附加條款」)。若服務和功能由我們經營掌控,我們會不定期公告附加條款,包括本節所列內容,以及不定期透過 WeChat 另行公告的內容。該等附加條款均構成本條款之一部分,且併於本條款內容。

若你使用的任何服務或功能是由第三方(包括微信)經營掌控,則使用該等服務或功能時必須遵守規範該項特定服務之條款。若不確定哪些條款規範該項特定服務,請與相關第三方聯絡。

WeChat 政策

你在使用 WeChat 時必須遵守下列政策和附加條款:

適用於特定 WeChat 功能的條款

WeChat 直接或間接提供的部分服務和功能,另有規範其用途之附加條款。你在使用該等服務和功能時,必須遵守該等附加條款(以及本條款)。這類服務限定附加條款包括:

其他國家/地區限定條款

若你的居住地在下列國家/地區,使用 WeChat 時亦須遵守下方「附錄」內容註明之國家/地區限定附加條款:

不一致之處

在不牴觸下段內容的前提下,除非本條款或任何附加條款另有明確規定,若附加條款與本條款有不一致之處,則在該等不一致的範圍內,一概以相關附加條款為準據。

3. 變更項目

本條款內容變更

我們可能會不定時修改本條款及任何適用之附加條款,(例如,為因應 WeChat 技術改良和變更〔如為處理安全威脅所需〕,或為因應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例如反映相關的消費者權益規定〕),建議你定期查閱本條款。

若我們認為變更項目屬於重大變更,則在合理可行範圍內,我們會於變更生效前透過本頁面或相關附加條款或政策的相關頁面、WeChat 應用程式、直接通知,或經由其他方式通知你。如於我們變更本條款後繼續使用 WeChat,即表示你同意遵守本條款修訂後的內容。

服務和功能變更

WeChat 及用戶體驗不斷演進,因此,我們得不時:

你同意我們得於任何時間採行前述措施。若我們認為 WeChat 或任何可在 WeChat 中使用之服務或功能的變更屬合理重大事項,我們會(在合理可行範圍內)於該等變更生效前,透過 https://www.wechat.com 公告、直接與你聯絡、本頁面或相關附加條款/政策頁面公告,或其他方式通知你。

4. 你的賬號

你需建立賬號方能存取並使用 WeChat。你於我方開設之任何賬號均屬個人專用,且禁止贈與、出借、轉讓,或以其他方式允許任何他人存取或使用該賬號。你在 WeChat 中使用的賬號名稱、用戶 ID 及其他識別資訊皆屬我方財產;若你的賬號因任何原因由你或我方終止或停效,我方得停用、收回並重新使用該等識別資訊。

你應善盡下列責任:

我方可能會允許你透過第三方平台(如 Facebook 或 Apple)所提供的單一登入功能註冊並登入 WeChat。你同意遵守相關第三方平台適用於你使用該等功能之條款與條件(且與本條款一併適用)。

5. 訂閱與內容購買

WeChat 的特定產品或服務有時可能必須收費(例如用於提供 WeChat 軟體,或者提供其中部分附加功能)。我們得另行規範適用於該等收費的相關條款(包括但不限於退款〔如需退款〕、賬務安排,以及未能準時付款所致之後果)。你在支付該等產品或服務的費用給我方時,必須遵守我方所訂的所有相關條款。你同意,所有與這些付款相關的費用和稅金全數由你自行承擔;而商品或產品的價格和供應情形,隨時可能變動。

若該等產品或服務涉及自動扣款、定期計費或訂閱制收費,則你同意(在符合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的情況下):

我們在 WeChat 公告後,隨時可以調整 WeChat(或其中部分服務)的收費。若你不同意調整後的收費,我們可能無法繼續為你提供 WeChat(或 WeChat 中的相關部分)。

除非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強制規定,抑或本條款或特定的 WeChat 產品/服務另有規範,否則你已支付的任何 WeChat 相關項目或服務費用(不論是否已使用),我方一概不予退款。

若你認為我方誤收款項,則依據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

6. 你的內容

在使用 WeChat 的過程中送出、上傳、傳輸或顯示任何資料、資訊、素材,或是與你使用 WeChat 相關之其他內容(下稱「你的內容」)之時,即表示你了解並同意:

此外,你同意我們及我們的關係企業(在遵守本條款、《WeChat 隱私權政策》以及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的前提下):

你理解,即使你要求刪除 WeChat 中的內容,基於技術或管理因素,刪除作業可能需要時間,甚至無法徹底完成;例如,若你已經透過 WeChat 將內容公開,我方就無法保證能阻止第三方儲存或使用該等內容。如欲進一步了解你就你的內容所享有之權利,請參閱我們載明於《WeChat 隱私權政策》中的資訊。

我方得基於任何理由封鎖或刪除你的內容,其中包括我方認定適當之情形、因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要求,或是依據《版權政策》《WeChat 可接受使用政策》辦理。我方保留權利,得自行決定你的內容在 WeChat 中的能見度、狀態或排名。

你的內容相關責任

你的內容完全由你自行負責。我們不負責保管你的內容備份,建議你務必自行留存備份副本。

你必須隨時確保下列各點:

7. 侵害他人權利

我們遵循《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中規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之相關規定(修正版的 17 U.S.C. §512)(下稱「DMCA」)。如果你欲針對張貼於 WeChat 的任何內容提出智慧財產權相關投訴,請按照我們載明於《版權政策》中的說明辦理。

8. 第三方內容與服務

通則

使用 WeChat 時,你可能會接觸到來自不同來源的內容,包括其他 WeChat 用戶張貼的內容、由第三方經營的微信官方賬號/服務賬號/小程式所提供的內容、第三方製作的廣告內容,或是在使用 WeChat 過程中可使用或存取之其他任何第三方內容(以下合稱「第三方內容」)。

所有第三方內容皆須遵循我們的政策及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若我們接獲投訴,或察覺第三方內容有相關疑慮,得針對該第三方內容進行審查。我們得採行必要措施,以利確保第三方內容遵守我們的政策;若我們認定第三方內容違反政策,得將其刪除,或得拒絕公開該等內容或建立內容連結。舉例來說,若第三方內容被我方認定或遭指控侵害智慧財產權、涉及猥褻/誹謗或侮辱、侵害他人權利,或對 WeChat 的安全或效能造成風險,我們得採行處理措施。

你在存取、使用或接觸第三方內容時應保持審慎。我們無法在所有第三方內容發佈前進行審查,因此,若你認為有任何第三方內容含有不實、具誤導性質、誹謗、冒犯或違法的資訊,請立即通知我們。同時也請謹記,第三方內容,以及你可以透過 WeChat 存取且非由你本人發佈的其他資訊或內容,均可能屬第三方所有。即便你可以在 WeChat 存取這類內容,亦不代表你能就該等內容享有任何權利。使用 WeChat 時,敬請尊重他人權利;如有意以特定方式使用某項內容,務必先徵得相關權利人的同意。

WeChat 平台也開放你存取使用許多不同的第三方產品和服務,例如透過微信小程式平台提供的小程式、官方賬號與服務賬號、經由 WeChat 提供/上架/廣告或連結的網站(包括任何 WeChat 相關平台或服務),以及其他由第三方推出或廣告的產品與服務。這些產品、服務和網站由第三方經營,因此我們無法擔保其品質、可靠性或適用與否。若你使用或與該等第三方提供的服務互動,一旦有相關疑問、投訴或查詢需求,請直接向經營該等服務的第三方提出;針對你使用該等服務,或因而與第三方建立之任何關係(包括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付款義務或費用),我們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三方提供的服務或內容,可能亦須遵守該第三方的其他條款;例如由原始製作或提供該內容或服務之第三方訂立的條款、在 WeChat 上舉辦促銷活動的相關條款、與你使用第三方提供之 WeChat 登入功能相關的條款,抑或是規範你使用任何第三方小程式的條款。你應自行負責查閱並遵守所有相關第三方的條款與條件。

依本條款規定,我們有權單方面酌情決定,在不事先通知你的情況下刪除在 WeChat 中提供的任何內容、程式和/或服務(包括 WeChat 的相關平台或服務)。

與微信互通的功能

WeChat 與微信可以互通,因此,你可以依據相關條款與微信用戶聯絡交流,也可以查看彼此的朋友圈和狀態。你可能也可以使用微信的部分功能。你可以瀏覽這裡的清單,參閱由微信經營控管之功能。請注意,當你與微信用戶互動,或使用/接收微信提供的功能通知時(以下合稱「互通互動」),該微信用戶須遵守的是《微信服務條款》《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並不受本條款約束;也就是說,我們會在必要範圍內將你的資訊分享給微信,以利輔助你進行互通互動,而微信可能會以不同於本條款或《WeChat 隱私權政策》所述的方式留存、分享和/或儲存你的資訊。敬請參閱《微信服務條款》《微信隱私保護指引》,了解微信經營控管及留存、分享與儲存資訊的方式。此外,若你與微信用戶的互動方式有可能致使該等微信用戶違反《微信服務條款》《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以及任何其他法律與監管規章,微信得單方面酌情決定約束或限制微信與 WeChat 的互通功能,包括約束或限制微信用戶與 WeChat 用戶互動。

微信官方賬號、服務賬號與小程式

可經由 WeChat 存取的微信官方賬號、服務賬號與微信小程式等功能,是由微信提供的中國大陸服務。上述官方賬號、服務賬號及小程式中的內容,全數是由與 WeChat 或微信無關的第三方註冊、開發、經營與擁有(相關官方賬號、服務賬號或小程式有另行註明者不在此限)。當你與該等官方賬號、服務賬號或小程式互動時,相關規範將依該第三方開發者的條款辦理,而非本條款。

微信支付

若你是微信支付用戶,你可能可以透過 WeChat 平台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微信支付由取得正式執照的中國大陸事業體經營,使用微信支付必須遵守《微信支付用戶服務協議》的規範。

9. WeChat 上的廣告內容

WeChat 可能會顯示包含廣告或商業內容。你同意下列事項:

10. 我們的智慧財產權

WeChat 及任何 WeChat 軟體(包括其後續更新、升級及最新版本)之一切智慧財產權,均歸我方及我們的授權人所有,且持續具有效力。除本條款另有明文約定者外,非經我方事前書面同意,你無權使用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包括但不限於商標或產品名稱、標誌、網域名稱,或是其他品牌識別特徵。你就 WeChat 提出之任何意見或建議,純屬自願提供。我方得酌情決定自由使用該等意見或建議(包括用於改良現有服務或開發新服務),無需向你支付任何費用,亦不因而對你負擔任何義務。

我們授予你一項有限、個人、非專屬、不得再授權、不得轉讓、免權利金且可撤銷之使用權利,同意你使用 WeChat 及我方透過 WeChat 或因你使用 WeChat 而提供之任何軟體(以下合稱「WeChat 軟體」),惟必須完全以本條款為準據,且你必須遵守我方不時就你使用 WeChat 及/或 WeChat 軟體所提供之其他指示。請注意,本條款可能會有其他適用於 WeChat 軟體(或 WeChat 軟體中特定功能)的補充條款與條件。

除非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另有強制規定,或你已在事前徵得我方書面同意,否則你不得對 WeChat 軟體進行複製、修改、製作衍生作品、反向編譯、逆向工程或擷取原始碼;亦不得銷售、散佈、轉散佈或再授權 WeChat 或 WeChat 軟體。若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賦予你反向編譯或擷取 WeChat 軟體原始碼之權利,你應先行與我方聯絡並索取你需要的資訊。

我們得不時提供 WeChat 軟體更新。軟體更新可能會自動發生,也可能需手動操作。請注意,若你未安裝升級或新版軟體,WeChat 軟體可能無法正常運作,甚至可能完全無法使用。我們不保證會提供任何 WeChat 軟體的任何更新,也不保證相關更新能繼續支援你的裝置或系統。除非我方另有規定,所有 WeChat 軟體之更新均屬 WeChat 軟體之一部分,並受本條款約束。

本條款所稱之「WeChat 軟體」,係指其中包含之任何項目、內容或功能(以下合稱「項目」),例如 WeChat 中的貼圖、遊戲或其他可下載項目,以及你在 WeChat 中存取或使用的各類內容。你必須遵守任何適用於任何該等項目之附加條款。我們會透過 WeChat 公告、本條款附錄及/或其他方式向你告知任何該等附加條款與條件。在你依當時適用之規定支付「實際貨幣」後,我方得授予你有限之使用權,同意你使用前述項目。你承認自己並不擁有這些項目,且與該等項目相關之金額並不代表任何實際貨幣或其等值之信用餘額。我們隨時將這些項目自 WeChat 移除;我方行使該等權利之時,亦無需對你承擔任何責任。

本條款中的「WeChat 軟體」也包括由我方提供予你,供你用於 WeChat 或 WeChat 軟體之任何 API。你必須遵守任何適用於該等 API 之附加條款。

我們得自行酌情決定是否提供 WeChat 技術支援(免費或收費)。這類技術支援不附帶任何擔保或保證,且一律遵守本條款。

11. 開放原始碼軟體

部分 WeChat 軟體可能包含必須遵守「開放原始碼」授權規範的軟體(下稱「開放原始碼軟體」)。若我們使用該等開放原始碼軟體,敬請注意:

12. WeChat 使用你的裝置的相關權限

為讓你能使用 WeChat,我們可能必須在你用於存取 WeChat 的裝置(如手機、平板或電腦)虛擬存取和/或使用部分功能;例如,我們可能需使用裝置的處理器和儲存空間完成相關 WeChat 軟體安裝作業,或需要存取你的聯絡人名單,以利在 WeChat 中提供某些互動功能。

我們會在 WeChat 中詳細說明 WeChat 使用及存取裝置的方式,或者透過其他方式(例如透過相關應用程式商店在裝置上進行 WeChat 安裝流程時)進行說明。你同意我方存取及使用你的裝置;同時你也了解,若你未將該等使用或存取權限授予我方,我們可能無法為你提供 WeChat(或其中的部分功能)。

我們在你的裝置中(按照《WeChat 隱私權政策》)使用或存取任何個人資訊時,一律依據本條款(包括《WeChat 隱私權政策》)辦理。

你可能需要使用穩定流暢的網路連線,才能驗證 WeChat 賬號或使用 WeChat。你可能還必須依照 WeChat 提供的說明啟用部分功能。若你未遵守該等條件,可能無法使用 WeChat 中的部分功能。

請注意,我們不負責你在使用 WeChat 或 WeChat 軟體時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任何第三方費用(包括網際網路和電信服務業者收取之任何費用)。

13. 第三方軟體與連線功能

你必須自行負責在使用 WeChat 過程中所使用的所有軟體(不論是你自己的軟體,或是由第三方提供的軟體),包括透過 WeChat 使用的第三方軟體或服務,例如微信小程式平台提供的小程式(下稱「第三方軟體」)。

請注意,因你使用第三方軟體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或損失,我們概不負責,也不承擔相關責任;我們亦不背書、支援或擔保任何第三方軟體的品質、可靠性或適用與否。你必須遵守適用於第三方軟體之任何條款與條件。

我們不為任何第三方軟體提供任何技術支援。如有該等技術支援需求,請聯絡相關第三方供應商。

你將需要使用穩定流暢的網路連線,才能驗證 WeChat 賬號或使用 WeChat。你可能還必須依照 WeChat 提供的說明啟用部分功能。若你未遵守該等條件,可能無法使用 WeChat 中的部分功能。

請注意,我們不負責你在使用 WeChat 或 WeChat 軟體時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任何第三方費用(包括網際網路和電信服務業者收取之任何費用)。

14. 保證與免責聲明

我們保證會以合理的專業水準與謹慎態度提供 WeChat。

除上述保證以外,在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容許範圍內,WeChat(包括任何 WeChat 軟體)是依「現狀」並以「可提供」為前提提供。我們及所有關係企業均不就 WeChat、任何 WeChat 軟體,或是任何透過 WeChat 送出、傳輸或顯示的資料、素材或其他內容提供任何聲明、保證或承諾,包括:

15. 責任限制

金額

在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容許範圍內,我方及我方關係企業就本條款或 WeChat(包括任何 WeChat 軟體)而生之一切求償,在任何情形下之總賠償責任,以下列金額孰高者為上限:

損害與損失

在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容許範圍內,我們及任何關係企業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就下列事項承擔任何責任:

除外責任

除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容許得免除、限制或排除的範圍外,本條款並不限制或排除以下任何責任:

儘管本條款另有其他規定,本條款均不限制或排除你於你所屬司法管轄區內依法享有之任何法定權利(包括相關消費者保護法令所賦予之權利),惟以該等法定權利依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不得排除或放棄之範圍為限。

你同意,若你是代表組織使用 WeChat 或 WeChat 軟體,則你及你的組織均應就因下列情事所引起之任何求償、訴訟、法律行動、要求、損害、債務、損失、費用、支出(包括訴訟費用和律師費)以及責任,對我方及我方關係企業負起賠償責任並使其免受損害:

16. 不對第三方承擔責任

如本條款「第三方內容與服務」及「第三方軟體」等節所載,部分內容、服務或軟體可能由不同的第三方於 WeChat 中提供。

本條款規範你與我方(在適當情況下亦包括我方關係企業)之間的關係。你與所有第三方(包括透過 WeChat 發現、經由 WeChat 推廣、經由超連結存取或以其他方式透過 WeChat 接觸的第三方)之往來關係,全然只存在於你與該第三方之間。在遵守強制適用之法律及監管規章的前提下,縱使你是透過 WeChat 與該等第三方進行往來,我方及我方關係企業對於任何第三方(包括其於 WeChat 所提供之內容、服務或軟體)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17. 終止

只要你使用 WeChat,本條款即適用,直至你停止使用 WeChat 或我方終止你的存取權限為止。

你隨時得終止使用 WeChat,或停止使用可在 WeChat 中存取之任何服務(若我方已將 WeChat 或本條款之全部或部分會有所變更一事告知你,而你不同意該等變更,亦得終止使用)。終止之服務若屬付費服務,我方得自應退款項中扣除合理比例之費用,以資補償我方因終止該項服務所支出之成本。

我方得暫停或終止你存取賬號或任何/所有 WeChat 服務的權限:

屆時若我們暫停你存取任何或所有 WeChat 服務的權限,則在你所屬司法管轄區內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容許之範圍內:

若你停止存取 WeChat(全部或部分)或我方終止你的存取權限,你同意:

內容保存與備份

本條款終止之後,我們只依據本條款留存及使用你的內容;若該等內容涉及個人資訊,則另依《WeChat 隱私權政策》處理。在遵循《WeChat 隱私權政策》及你所屬司法管轄區內相關法律及監管規章的前提下,若我方暫停或終止全部或部分 WeChat,若你停止存取 WeChat/我方終止你的存取權限,我方不保證能將你的內容退還給你,且於終止後之任何時間,得在不另行通知的情況下永久刪除你的內容。請務必定期備份你的內容。

18. 準據法與爭議解決方式

準據法

本條款及其所生或與之相關的任何爭議或求償,均以新加坡法律為準據法,不適用其涉外民事法律衝突原則,亦不適用 1980 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契約公約》之規定。

強制仲裁

凡因本條款所生或與本條款相關之任何爭議、爭論或求償(無論是基於合約、侵權或其他法律原因),包括涉及本條款之存在、效力、解釋、履行、違約或終止者,悉應逕付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並依據於提出仲裁通知時有效之《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並作出最終裁決。仲裁地將是新加坡。將只設一名仲裁人。仲裁流程將只以英文進行。

強制性非正式協商程序

你與我們均同意,在任一方開始任何法律程序之前,雙方將先行嘗試以非正式方式解決爭議。你應寄送電子郵件至 noticeofdispute@wechat.com,向 WeChat 告知你有意開始非正式爭議解決程序。通知內容必須載明提起方的 WeChat ID、姓名、電話、通訊地址與電子郵件地址,並附上爭議性質和依據的事實說明、提起方為解決爭議所要求的金額,以及當事人的親筆簽名(可透過電子郵件送出通知的副本)。除非雙方達成共識並同意延長,否則必須於該通知送達後六十 (60) 天內召開一次非正式的爭議協商會議。雙方嘗試透過非正式程序進行協商處理爭議的期間,相關的法律追訴期/時效一律暫停計算。非正式的爭議解決會議應採個別處理;除非經當事方書面同意,多名提出求償主張者不得合併參加同一場非正式爭議解決會議。若其中一方由律師代理,律師可以參與會議,但雙方當事人仍須全程參與會議。若雙方在通知發出後 60 天內仍無法解決問題,任何一方均可正式開始仲裁流程。

開始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之前,必須先完成這項非正式的爭議解決程序。如有一方未先完全按照規定走完流程即提出仲裁或其他法律程序,該等仲裁或任何其他法律程序將遭駁回。

例外情況

縱有本節「準據法與爭議解決」之前述規定:

19. 通則

完整協議

在遵循你所在地之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範的前提下,本條款(包含其所納入之附加條款)構成你與我方就 WeChat 所達成的完整協議;你同意,凡本條款未載明之任何敘述,你不得據以向我方主張任何權利或求償。「包含」與「包括」等詞,均應理解為「包括但不限於」。

可分割性;棄權

本條款的任何條文(或任何條文的部分)倘若無效,概不影響其他條文(或該條文其餘部分)之效力或執行力。若本條款之任何條文經認定無法執行,我們得在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容許範圍內,以相似條款取代該項條文,且不影響本條款其他條文之效力。即便延後執行本條款之任何條文,亦不等同放棄依據該條文賦予之任何權利。

存續條款

本條款中依其性質應持續有效的任何權利與義務,包括各方就責任承擔或提供之賠償義務(如有該等意義),以及任何爭議解決條款,於本條款終止或期滿後仍繼續有效。

轉讓與讓渡

除你與我方之外,任何人均無權依本條款主張權利,不論是依新加坡《2001 年合約(第三方權利)法案》(第 53B 章)或其他規定;未經我方事前書面同意,你不得委託、讓渡或轉移本條款或本條款所規範之任何權利或義務。我方得自由讓渡或轉讓本條款或我方依據本條款應享之權利和義務,而不論全部或部分,且無需事前徵得你的同意或事先通知你。

委外

我方得於任何時間,在不經你同意或不事先通知你的情況下,自由將本條款之部分履行事項委外處理。


附錄:其他國家/地區限定條款

附表 1:美國限定條款

若你是居住在美國的 WeChat 用戶,本附表 1(本「仲裁協議」)內容所載條款即併入本條款,並明確且完全取代本條款之「準據法與爭議解決方式」一節。

仲裁協議適用範圍

你和我們同意,由於本條款或你使用 WeChat 而引起、與其有關或與其關聯的所有爭議、糾紛或求償(無論基於合約、侵權或其他方面)(下稱「爭議」),都應根據本仲裁協議透過具有約束力的仲裁予以解決,而非經由法院審理,除非在以下情況下:(1) 你可以在居住的當地郡中擁有管轄權(該法院應該決定管轄權歸屬)的小額訴訟法院提出個人求償;(2) 任何公共禁制令救濟的要求將在其餘求償完成仲裁後向法院提出訴訟,如下文題為「放棄集體訴訟、合併訴訟與代表訴訟;公共禁制令之分割」的段落所述;(3) 法院可提出禁制令以執行以下標題為「強制性非正式解決程序」的段落規定的提出前強制性非正式解決程序規定;以及 (4) 法院可以根據以下標題為「拒絕修改之權利」的段落中所述的規定,禁止採用先前仲裁協議而提出的仲裁申請。本仲裁協議適用於所有爭議,範圍不受限制,無論此類爭議或請求是於本條款或本仲裁協議生效前、生效當日或生效後產生、累積或提出,且無論其事由屬於過去、現在或未來事件。

準據法

本條款及任何爭議均以美國德拉瓦州法律為準據,不考慮法律衝突原則;惟聯邦仲裁法(「FAA」)適用於所有與仲裁相關之事項,包括本仲裁協議的解釋與執行。你我雙方均同意,本條款所涉活動均與國際和洲際商務相關。

強制性非正式協商程序

你與我們均同意,在任一方開始法律程序之前,雙方將先行嘗試以非正式方式解決其爭議。任一方均須透過傳送有關爭議的書面通知(下稱「爭議通知」),通知另一方其有意展開爭議的非正式解決程序。你應將你的爭議通知傳送至 noticeofdispute@wechat.com。如果我們與你發生爭議,我們將根據記錄在案的聯絡資訊向你傳送爭議通知。爭議通知內容必須載明提起方的姓名、電話、通訊地址與電子郵件地址、有爭議的 WeChat ID,並附上爭議性質和依據的事實說明、提起方為解決爭議所要求的求償金額和任何其他救濟,以及當事人的親筆簽名。雙方當事人將在你或我們收到符合所有這些要求的爭議通知後六十 (60) 天內,本於誠信原則進行協商。不符合規定的爭議通知不會起始 60 天的非正式解決期間。如有任一方要求,當事人應在 60 天的非正式解決期間內舉行非正式爭議解決會議(電話或視訊)。雙方嘗試透過非正式程序進行協商處理爭議的期間,相關的法律追訴期/時效一律暫停計算。非正式爭議解決會議應單獨進行;除非經當事方書面同意,多名提出求償主張者不得合併參加同一場非正式爭議解決會議。若你由律師代理,律師可以參與會議,但你同意須全程參與會議。若你選擇由律師出席會議,我方律師亦可出席,但我方亦將指派公司代表全程參與會議。

開始任何法律程序之前,必須先完成這項非正式的爭議解決程序。如有一方未先完全按照規定走完流程即提出法律程序,此類法律程序將遭駁回。特別是,如果我們中任一方在未先傳送合規爭議通知,且未遵守上述其他非正式爭議解決程序(包括在任一方要求時參與非正式爭議解決會議)的情況下展開仲裁,則仲裁機構對該爭議並無管轄權,且應以行政方式解決此爭議。如果仲裁機構未能解決此類爭議,法院可以提出禁制令救濟以執行非正式爭議解決要求,包括禁止任何違反這些要求而展開的仲裁。

仲裁機構與規則

若你與我方無法透過非正式程序解決爭議,你與我方同意依本仲裁協議之規定,逕付 Judicial Arbitration and Mediation Services(下稱「JAMS」),依據其「簡化仲裁規則與程序」(見 https://www.jamsadr.com/rules-streamlined-arbitration/)進行具約束力之個別仲裁;或在可行之情況下,依其「集體仲裁程序與準則」(見 https://www.jamsadr.com/mass-arbitration-procedures),以及依據本仲裁協議之條款進行。仲裁費用及開支,應以當時 JAMS 公告之費用與開支表為據,由雙方當事人負擔。如需關於 JAMS 的詳細資訊,另請參閱 800.352.5267。本仲裁協議之條款與 JAMS 規則若有衝突,以本仲裁協議條款為準。

除非我們同意不同的地點,否則任何仲裁聽證都將以虛擬方式進行,或在你居住的當地郡內進行。仲裁人應為已退休之聯邦法官。仲裁人有權考慮和批准處分性動議,並將適用規範此類動議的《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的標準。除下文題為「強制性非正式解決程序」和「拒絕修改之權利」的段落另行載明之處外,仲裁人(而非任何聯邦或州法院或機關)擁有專屬主權,得決定與本仲裁協議之效力、解釋、適用性、範圍或執行力相關的所有事項,包括但不限於:任何爭議之可仲裁性,以及任何關於本仲裁協議全部或部分是否無效或可撤銷的主張,且應以相關法律容許範圍為限。仲裁人應以書面作出決定,其中包括決定根據的調查結果和結論。仲裁人有權發出適用法律允許的任何救濟,但仲裁人不得以個人以外的任何身分發出任何救濟。仲裁人只能為尋求救濟的個別當事人授予確認性或禁制令救濟,且範圍僅限於根據該當事人的個人求償提供必要救濟。

仲裁請求

欲開始仲裁之一方,須向 JAMS 送出書面仲裁請求,並依 JAMS 規則通知對方當事人。由你或我方提出之仲裁要求,須載明相關之 WeChat ID、欲主張之求償、求償之事實依據,以及所尋求的救濟和/或救濟措施。仲裁要求必須由請求仲裁的一方親自簽署。若未遵守前述送出規定,將構成仲裁要求遭駁回之理由,包括由 JAMS《集體仲裁程序與準則》定義之流程管理人駁回。簽署任何仲裁要求即表示簽署方在合理查詢後,依據其所知、資訊及信念,經在當時情況下合理調查後形成,並且:(i) 該仲裁要求非為任何不當目的而提出,例如騷擾、造成不必要延誤或無故增加爭議解決成本;(ii) 所主張之求償與其他法律論點,均基於現行法律或非無理論點,以延伸、修改、推翻現行法律或建立新法為依據或以建立新法律之非輕率主張作為保證;以及 (iii) 所主張之事實依據有證據支持,或在合理進一步調查或取證後,可能可以得到證據支持。如有任何一方之行為違反此項規定,仲裁人有權依據《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第 11 條或任何類似州法,提供任何救濟或施行任何制裁。

判決提議

在仲裁程序中,一方當事人得於仲裁庭預定開庭日期至少十 (10) 天前,將書面判決提議送達另一方,以利依特定條件作出裁決。若另一方接受該項提議,則應將該項提議及接受提議之證明逕付 JAMS,由其據以作出仲裁裁決。若另一方未於仲裁聽證開始前或自提議提出後三十 (30) 天內(以先到者為準)接受該項提議,即視為撤銷該項提議,不得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做為證據,但與費用問題相關者除外。如果他方最終得到的判斷並不比未接受的提議更有利,則在適用法律或 JAMS 規則不禁止此類成本轉移的範圍內,該他方應支付提議後產生的費用,前提是仲裁人酌情免除你在財務困難情況下負擔我們費用的義務。

分組仲裁

在適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且縱有本仲裁協議中的任何其他條文,如果由相同或協同律師代表五十 (50) 名以上的求償人提出具有相似爭議的仲裁要求,那些協同申請將根據 JAMS 集體仲裁程序和指南視為「集體仲裁」,而你和我們同意適用以下其他程序:(1) 一旦代表集體仲裁的律師向 JAMS 送出至少 五十 (50) 份合規仲裁要求,且流程管理人根據 JAMS 集體仲裁程序與指南以及本仲裁協議聽取並裁決初步和行政事宜,雙方應合作將仲裁要求組成五十 (50) 名求償人的隨機組(另外,在剩餘求償人少於 50 人的情況下,最後一組由剩餘的求償人組成),每個分組以單一合併仲裁(「下稱分組仲裁」)進行,並且每個小組的仲裁程序由一名仲裁人主持;(2) 對每個分組仲裁,主持該組的仲裁人應先決定所有常見事實和法律爭點,包括根據規範此類動議的《聯邦民事訴訟規則》的標準考慮和批准處分性動議,然後決定個別事實和法律爭點並發出個別最終裁決;(3) 在每個分組仲裁中,取證應整合並協調;以及 (4) 仲裁人的最終裁決在其他仲裁中不具有除外效果;然而,分組仲裁中的命令均可在相關的分組仲裁程序中採用具有說服力的價值。

上訴

若仲裁涉及請求禁制令,或是金額超過一百萬美元(1,000,000 美元)之金錢救濟請求,或在分組仲裁的情況下,個別金錢救濟超過三萬美元(30,000 美元),則任何一方均有權就該項救濟之裁決向仲裁上訴小組提出上訴。分組仲裁中個別裁決的上訴,應由一個仲裁上訴小組進行單一合併的裁處。當事人如欲上訴,須於裁決確定後 14 天內,以書面通知方式送達另一方。分組仲裁中的上訴通知可送達當事人的各自仲裁律師。JAMS 會依《JAMS 選擇性上訴程序》(見 https://www.jamsadr.com/appeal/)進行上訴管理。

放棄集體訴訟、合併訴訟與代表訴訟;公共禁制令之分割

除上述題為「分組仲裁」的段落另行載明之處外,不得提起集體訴訟、集體仲裁、集體行動、私人檢察總長訴訟或其他任何以代表身分進行之程序;亦不得在未徵得所有當事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合併個別程序。你和我們同意不擔任具名原告代表、不擔任加入的原告或集體成員,也不得以任何身分參與任何針對他方的集體、共同或代表訴訟程序。本條文不影響你或我們以集體、共同或代表方式進行和解。依據前段「仲裁協議適用範圍」所載,你和我們皆同意將涉及公共禁制令的請求分開處理,並在完成其他主張的仲裁後,再交由法院審理(包含所有責任爭點)。

放棄陪審團審判權

各方當事人均放棄在任何因本條款或你使用 WeChat 所引起或相關的法律程序中行使陪審團審判之權利,且不可撤銷。

訴訟地點

凡不適用本仲裁協議明確規定之仲裁,或依相關法律要求(小額訴訟除外)而不屬仲裁範圍之爭議,其專責訴訟地點應為位於加州的聯邦法院。如該等法院並無事項管轄權,則專責訴訟地點應為位於加州的州法院。你和我們同意此類加州法院的司法管轄權,以便進行此類程序。

拒絕修改之權利

若你先前已同意與我方進行仲裁,則可選擇拒絕本仲裁協議對你既有仲裁協議所進行之修改,但必須於本仲裁協議生效日起三十 (30) 天內,以書面通知我方。拒絕修改本仲裁協議並不影響你與我方之間既有、其他或將來可能訂立之任何仲裁協議,且本條款之其他部分仍將繼續適用於你。你必須將書面通知寄送至 noticeofdispute@wechat.com,並於書面通知中註明你的姓名、通訊地址、WeChat ID、設定賬號時所用之手機號碼,以及明確聲明你欲拒絕適用本仲裁協議之文字,書面通知方具有效力。此書面通知必須載明日期並由你個人親自簽署,不得由你的律師、代理人或其他代表簽署。若你未於 30 天期限內依照前述程序拒絕修改,則你與我方均須完全遵守本仲裁協議之條款。你和我們同意,如果你沒有按照本程序選擇退出,但你或我們開始仲裁,並尋求適用在本仲裁協議之前你與我們之間的仲裁協議,則你或我們可以在法院尋求禁制令救濟,且法院可提出禁制令救濟,以禁止根據先前的協議提出仲裁。

可分割性

若「放棄集體訴訟、合併訴訟與代表訴訟;公共禁制令之分割」段落所載之集體訴訟放棄條款,遭認定在全部或部分爭議屬於違法或不可執行,則該部分將改由法院審理,其餘部分仍依仲裁程序進行。若本仲裁協議中的任何其他條文遭認定屬於違法或無法執行,該條款應予切割且不予採用,其餘有關仲裁之規定仍繼續具有效力。

附表 2:澳洲限定條款

若你是在澳洲境內使用 WeChat,以下附加條款:(a) 併入本條款;(b) 適用於你使用 WeChat 之行為,且 (c) 如與本條款主要內容有任何不一致之處,則以其為準並優先適用。

凡與本條款或其標的有關,而未明載於本條款中的任何明示或默示保證、擔保、聲明或其他條款與條件,均在相關法律與監管規章容許之最大範圍內予以排除,不適用於本條款。

本條款之內容,不得排除、限制或修改任何依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所隱含或強制規定,且依法不得排除、限制或修改之保證、擔保、條款、條件、權利或救濟。

如不得排除相關法律或監管規章隱含或強制規定之保證、條件、擔保或條款(下稱「不可排除條款」),而我方得以限制因違反該等不可排除條款所產生之救濟,則我方對於違反不可排除條款之責任,將以我方選擇之下列一項或數項方式予以限制:

附表 3:歐盟與英國限定條款

若你是居住在英國或歐盟境內的 WeChat 用戶,則下列附加條款:(a) 併入本條款;(b) 適用於你使用 WeChat 之行為,且 (c) 如與本條款主要內容有任何不一致之處,則以其為準並優先適用。

退還消費款項

若你購買了由我方(非第三方)提供的 WeChat 產品或服務並已付款,只要在購買完成後 14 天內向我方提出退款申請,我方會退還該筆消費款項。若你已使用相關產品或服務的一部分,則我方只能就尚未使用的部分辦理退款。若產品屬於下載或串流內容,只要你開始下載或串流,即表示同意該筆消費無法退款。

關於退款申請方式,我們會在相關的 WeChat 服務及附加條款中詳細說明。

爭議解決 – 歐盟限定

縱有本條款中「準據法與爭議解決方式」一節所載條文,倘若你的居住地在歐盟境內,且符合歐盟指令 2011/83/EU 定義之「消費者」身分,則因本條款所生、涉及或相關之任何爭議、糾紛或求償(不論基於合約、侵權或其他原因),均應逕付你居住地或住所地之法院審理並作出最終裁決。你也可以透過訟外紛爭解決機制線上平台(ODR 平台)提出投訴。你可以透過下方連結進入 ODR 平台:https://ec.europa.eu/consumers/odr

損失或損害

若我方所提供的任何 WeChat 服務或功能,因我方未盡合理注意義務或專業技能而導致你的裝置或數位內容受到損害,我方會負責修復該等損害,或就該等損害償付合理補償。但若你依我方建議安裝免費提供的更新即可避免該項損害,或該項損害是因你未正確遵循安裝說明,或未符合我方建議之最低系統需求而產生,則我方概不負責。WeChat 及可透過 WeChat 使用之服務/功能僅限個人或家庭私人使用。若你將 WeChat 或可透過 WeChat 使用之服務/功能用於任何商業或營業目的,我方對於任何利潤損失、業務損失、營運中斷或商機損失,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歐盟委員會與會員國主管機關之 DSA 單一聯絡窗口 – 歐盟限定

我們已依據 DSA 第 11 條規定,指定一個負責與相關監管機關就 DSA 事宜進行聯絡的專責管道。敬請上述主管機關將其與 DSA 相關之詢問和往來函件寄送至 dsa.enquiries@global.tencent.com。前述電子郵件地址是供歐盟委員會、成員國主管機關及歐洲數位服務委員會,就 DSA 相關事宜進行洽詢之單一電子聯絡窗口。

為確保發揮溝通成效,敬請在寄送至該地址的所有訊息中註明以下資訊:

用戶之 DSA 單一聯絡窗口 – 歐盟限定

我們依據 DSA 第 12 條規定,為歐盟地區用戶提供的單一電子聯絡窗口是:dsa.reach-us@global.tencent.com

英國線上安全資訊 – 英國限定

英國用戶可以參閱我們的《社區準則》,進一步了解我們防範非法內容的措施,包括我們採用的主動偵測技術,以及處理用戶投訴的流程。

附表 4:新加坡限定條款

若你是新加坡用戶,除非已經徵得你的同意,或是在符合我方《隱私權政策》另行規範的範圍內,否則我們只會將你的資訊運用於下列用途: